西安助孕中心

关于名人故事:艾瑞网

点击数:57次    2019-04-04 13:30

  

  昨日早间,小米正式递交招股书,开启了赴港上市之路,被认为将是今年全球最大规模IPO。招股书显示,中信里昂证券、高盛、摩根士丹利为联席全球协调人、联席账簿管理人兼联席牵头经办人。

  早在5月2日上午,凤凰网科技拿到的可靠消息,小米本周将在香港申请IPO,6-7月挂牌,成为首个尝鲜“同股不同权”的公司。虽然那时我们还没等到小米的招股书,但那篇文章已经划出了8个看点:

  1,雷军说小米硬件净利润率永不超过5%,会不会打脸?

  2,小米到底赚不赚钱?

  3,雷军在小米到底占多少股?

  4,小米真的像自己说的那样,是一家互联网公司吗?

  5,小米生态链到底有多大?

  6,小米上港股后,还会上A股吗?

  7,小米估值会不会破千亿?

  8,小米的海外市场到底怎么样?

  如今招股书公布了,虽然目前尚无具体的融资计划和目标股价,但据第一财经报道,接近小米IPO中介方的人士透露,眼下保荐人、投行、潜在投资人普遍接受当前估值至少在700亿美元,IPO之后短期内小米市值超过1000亿美元把握很大。

  除了估值,我们不妨再围绕招股书,来对其他7个看点进行解析。

  看点1、小米硬件的综合利润率真的不到5%

  上周,小米在创始人、董事长、CEO雷军的母校武汉大学召开新品发布会,雷军在会上公开表示:“小米手机的硬件综合净利润率永远不会超过5%,如有超出的部分,将全部返还给用户。”

  综合税后净利润是一个总体性的概念,由营业收入扣除各项成本开支,包括研发、销售、广告等之后再除以营业收入得到的净利润率。

  

  从招股书来看,小米公布了毛利润率,其中手机和生态链最新的毛利润率分别是8.8%和8.3%。

  

  虽然小米没有公布手机和生态链的综合利润率,但提到了2017年的综合利润率4.7%,这也就是说把高利润率的互联网业务算进去,小米整体的综合利润率也仅为4.7%。所以小米硬件的综合利润率不到5%,雷军并没有被打脸。

  看点2、小米其实是赚钱的

  从小米诞生第一天起,雷军就一直说,小米手机几乎不赚钱。“几乎”这个词很微妙,再加上前面提到的小米硬件综合利润率确实不到5%,那么小米到底是赚多少钱?这次的招股说明书中给出了答案。

  根据招股书披露,小米2015年至2017年收入分别为668.11亿元、684.34.亿元和1146.25亿元,2017年同比增长67.5%;经营利润为13.73亿元、37.85亿元和122.15亿元,2017年同比增长222.7%。

  净利润方面,小米2015年亏损76.3亿元,2016年盈利4.9亿元,2017年再度亏损438.9亿元。如果单纯从这项数据来看,小米仅有2016年是赚钱的。

  但如果仅从这些来判断小米是亏损的,并不合理。看互联网公司是否盈利,不能单纯看净利润,还要要看经营利润和调整后的净利润,这两个数字,排除财务会计等干扰性因素。

  这是因为互联网科技公司通常会在之前融资时给投资人发行不少优先股,如果估值从一开始的几千万美元到了几百亿美元,这些优先股的价值也放大了很多倍,股东的财务浮盈也翻了N倍。但这些股东还没退出,所以他们的投资价值的提升,在财务报表里就会被认为是公司对这些股东的负债。

  显然,小米也遇到了同样的情况。净利润和经调整利润之所以有如此大的差距,是因为净利润在经调整利润的基础上,还算入了可转换可赎回优先股公允价值变动、以股份为基础的薪酬、投资公允价值增益净值、收购导致的无形资产摊销等成本。

  以2017年为例,小米可转换可赎回优先股公允价值变动达540亿元,以股份为基础的薪酬达9亿元,投资公允价值增益净值为-57亿元,收购导致的无形资产摊销0.02亿元。上述四项,尤其是可转换可赎回优先股公允价值变动,被计入了成本,这才导致小米2017年全年亏损439亿元。

  

  所以,在招股书中有显示, 如果按非国际财务报告准则,2015年,小米经调整亏损3亿元;2016年,小米经调整利润达19亿元;2017年,小米经调整利润达54亿元。

  小米的招股书中的财务报表,采用的是国际财务报告准则(IFRS),这是在香港上市要求的,而并非美股上市公司财报里常见的一般公认会计原则(GAAP)。如果按照在美股上市所公认会计原则(GAAP),则不会计算“可转换可赎回优先股公允价值亏损”这一项,则小米经调整利润就为正了。

  这也就意味着,小米其实是赚钱的。

  看点3、雷军在小米到底占多少股?

  在招股书还没放出来之前有媒体报道,雷军在小米的占股竟然高达77%。大家之所以对这个数字特别关注,是因为这可能关系到今年中国富豪头衔的归属。

  根据福布斯排行榜最新数据显示,雷军目前身价为70亿美元,约合人民币447.48亿元。位列中国首富排行榜第38位,全球首富排行榜第254位。

  截至招股说明书签署日,在股权结构上,执行董事、董事会主席兼首席执行官雷军持股比例为31.4%,如计入总股本ESOP员工持股计划的期权池,则雷军的持股比例为28%。

  也就是说,即便是小米公司上市后估值超过了1000亿美金,雷军短期内还是没法取代现在拥有453亿美元资产的马化腾成为中国首富。

  另外,招股书中还披露小米公司总裁林斌持股13.3286%,品牌战略官黎万强持股3.2375%,高级副总裁洪锋持股3.2207%,高级副总裁刘德1.5494%,高级副总裁王川持股1.1149%,顺为资本CEO许达来持股2.9312%,小米上市前离职的原战略副总裁黄江吉持股3.2375%,原首席科学家周光平持股1.43%。

  雷军和林斌持有股份为A类股,每份可以投10票,而其他人持有的为B类股,每份可以投1票。

  如果按照1000亿美金估值来计算,即便是持股最少的王川,其身家也将超过10亿美金。

  另外,招股书还显示,截止2018年3月31日,有5500多名小米员工持有以股份为基础的奖励。

  看点4:小米是一家创新驱动的互联网公司

  即便现在小米百货商店电视、空气净化器、净水器等等几乎什么都卖,但在外界眼中,小米依然是一家彻头彻尾的手机公司。招股书显示,2017年小米全球智能手机出货量为9141万台。

  

  小米手机三年出货量和均价

  来自国际调研公司IDC最新数据显示,2018年第一季度小米智能手机出货量达到了2760万部,排名全球第四,市场份额为8.2%,同比增长达86.4%。

  但是在招股书中,雷军表示:小米是一家创新驱动的互联网公司。招股书显示,小米的营收分别为4个业务板块,分别是智能手机、IOT与生活消费产品、互联网服务及其他。

  其中,主要来自智能手机,2017年来自智能手机行业的收入为805.63亿元,占总收入的比例为70.3%。来自IOT与生活消费产品的营收为234.47亿元,占比为20.5%;来自互联网服务的营收为98.96亿元,占比为8.6%。

  

  另外,数据显示,小米近三年互联网服务的收入占比为4.9%、9.6%、8.6%。

  尽管互联网收入并没有成为小米的主流收入,但小米的商业模式确实也不同于传统的手机厂商。具体而言,小米是一家以手机、智能硬件和IoT 平台为核心的互联网公司。

  从具体数字来看,小米除了是全球第四大智能手机制造商,目前还建成了全球最大消费类IoT平台,连接超过1亿台智能设备(不含智能手机和智能电视)。与此同时,小米还拥有1.9亿MIUI月活跃用户,并为他们提供一系列创新的互联网服务。

  从这一点来看,雷军所说的“小米是一家创新驱动的互联网公司”又有能让人理解的地方。

  看点5、小米生态链到底有多大?

  小米是从2013年开始布局生态链,以手机为核心,周边产品有耳机、小音箱、移动电源,再往外是空气净化器、电饭煲、净水器等小家电。还有一些玩的东西,比如扫地机器人,还有一些生活必需品,比如牙刷、床垫。

  在小米递交招股书之前,小米官方宣布,小米生态链年销售额突破200亿元,而且同比2016年增幅达到100%。实际数据和招股书所披露的相差不大。

  招股书显示,2017年小米生态链的收入达到了234.47亿元,在整个集团的收入占比提升到了20.5%;截止2018年3月31日,投资了210家生态链公司,超过90家公司专注于开发智能硬件和生活消费产品。

  不难看出,生态链已经成为小米公司一股不可忽视的力量。

  看点6、是否回A没有进一步消息

  今年年初,CDR传闻沸沸扬扬。有多家中国互联网上市公司大佬有表态将要回A,小米也被传将会香港+CDR实现港股和A股同时上市。传说纷纭,已经被猜成年度悬疑剧了。

  但这次的招股书中,似乎并没有透露进一步的消息。

  CDR是中国存托凭证(ChineseDepositoryReceipt)的英文缩写,指境外上市公司将部分已发行上市的股票托管在当地保管银行,由中国境内的存托银行发行、在境内A股市场上市、以人民币交易结算、供国内投资者买卖的投资凭证。

  互联网公司登陆A股,是个“老大难”问题,因为A股IPO发审机制,要求拟上市企业需连续3年持续盈利,对企业股权结构也有限制。从目前小米招股书上披露的经营数据来推测,小米应该短期内不会回A。

  看点7、小米的海外市场稳固增长

  小米在招股书中表示,目前小米已进入74个国家和地区的市场。其在印度、缅甸、埃及、俄罗斯、以色列等数十个国家和地区的市场份额,进入前五。

  

  海内外收入占比

  此外,从收入来看,2015年、2016年及2017年,小米分别有6.1%、13.4%及28%的收入来自全球其他地区,其中2017年的收入达到了321亿元。

  其他方面,招股书显示小米2015年研发投入为15亿元,2016年为21亿元截至2018年3月31日,小米已获得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3600多项授权专利,海外注册3500多项专利,并有5800多项专利申请正在受理中。

  根据招股书,小米公司将把本次上市所募集的资金用于以下几种途径:

  约30%用于研发及开发核心产品,包括智能手机、智能电视、笔记本电脑、人工智能音箱和智能路由器;

  约30%用于投资扩大及加强IoT 与生活消费产品及移动互联网服务(包括人工智能)等主要行业的生态链;

  约30%用于全球扩张等;

  约10%用作营运资金及一般公司用途。

  小米公司往年融资历程:

  2010年9月28日A轮1025万美元;

  2010年12月21日B轮2750万美元;

  2011年4月11日B+轮275万美元;

  2011年8月24日B++轮60万美元;

  2011年9月30日C轮8800万美元;

  2011年11月10日C+轮210万美元;

  2012年6月22日D轮2.16亿美元;

  2013年8月5日E轮1亿美元;

  2014年12月23日F轮9.84亿美元+1.5亿美元。

  招股书披露小米面临的部分主要风险涉及:

  我们于产品及服务所在全球市场(竞争激烈且技术发展日新月异)有效竞争的能力;

  我们有效管理增长或执行策略的能力;

  我们维持产品及服务的信誉品牌形象的能力;

  我们成功管理频繁的产品推出及过渡的能力;

  我们扩大及维持用户群的能力,以及用户的参与度;

  我们过往产生亏损及有净负债,而日后可能持续产生亏损且未必能宣派或派付股息;

  我们维持增长趋势的能力;

  我们的营运历史有限,因此难以评估未来前景;

  智能手机销售额占我们收入的较大部分;

  我们挽留现有广告客户或吸引新的广告客户、维持及增加我们广告预算的份额和及时收取应收账款的能力。

  划出属于自己的朋友圈,正在成为出行圈的流行玩法。

  4月24日,北京车展前夕,滴滴组了一个近年来汽车圈规格颇高的局:联合31家汽车行业合作伙伴搭建“洪流联盟”。

  首批联盟成员不仅有一汽、北汽、广汽、比亚迪、东风等国内车企大佬,还有丰田、大众等国际品牌,车和家、威马汽车、蓥石汽车等造车新势力,以及博世、宁德时代、四维图新、富电集团、特来电等来自新能源、数字地图、车联网领域的企业。

  

  在新一轮的出行大战中,滴滴的打法,是“把朋友搞得多多的”,用开放合作取代战争。那么,滴滴究竟是凭借什么,打动了31家合作伙伴?

  

  滴滴洪流撬动半个出行圈

  4月24日,北京JW万豪酒店,各家车企、供应商、媒体将宴会厅围得满满当当,在听滴滴董事长程维介绍滴滴想要“满足20亿人出行需求”的愿景。他们此时还不知道,有一场今年中国汽车圈规格最高的圆桌会议即将开始。

  当一汽董事长徐留平、北汽董事长徐和谊、比亚迪董事长王传福、广汽总经理冯兴亚、车和家董事长李想在滴滴总裁柳青身旁一字排开时,现场的闪光灯开始疯狂亮起——你很难看到一家企业的活动同时凑齐了中国汽车圈各成焦点却难得同台亮相的几个人。

  

  不过滴滴做到了,五位大佬都为滴滴的洪流联盟而来。这一天,滴滴宣布成立洪流联盟,共31家企业宣告加入。其中不仅有上述大佬们所属的新老车企,还有博世、大陆这样的国际顶级汽车零部件供应商,国内三大图商之一的四维图新,国内规模最大的充电桩运营商之一特来电。

  透过这场洪流发布会,可以看到滴滴若隐若现的肌肉——以一己之力,撬动了半个出行圈。滴滴的能量来自于其体量——成立六年的滴滴现在每天完成交易3000万笔,在过去的一年中满足了74亿人次的出行需求。

  但更关键的是,这场让半个出行圈来捧场的大会,祭出了联盟愿景:通过开放合作,互相赋能,共创汽车运营商平台。将滴滴的能力向汽车、向出行产业的上下游进行了全面延伸。它再次传递了一个信号:打车是滴滴的核心,但打车绝非滴滴的全部。

  实际上,滴滴很早就立足“出行”这一场景,用广泛的合作开启了其业务的横纵向拓展。洪流联盟的发布,更像是滴滴过去几年以开放模式搭建出行生态的工作总结。

  洪流联盟的组建,更像是水到渠成。

  

  洪流的缘起

  2017年初,程维在滴滴内部演讲时,首次提出了“洪流落地”,看到了作为运力核心的滴滴司机在打车平台内的体验同样重要。洪流战略也被提出:要在保障乘客出行体验的基础上,建设起围绕车主和汽车的一站式服务平台。

  事实上,一直以来滴滴都以实际行动推进着洪流战略的落地。

  2016年末,滴滴上线滴滴滴小巴业务,意在满足出行的最后三公里需求;2017年3月,滴滴又上线优享服务,在平价的快车与高价的专车之间,再度划出一个细分品类;2018年,滴滴在APP内置入“单车”入口,接入ofo、小蓝单车等品牌,补全了城市出行的最后一公里解决方案。在不断的迭代中,滴滴在打造着一整套立体的城市出行解决方案。

  在人们持续关注着滴滴如何满足用户需求的同时,滴滴面向车主也在提供大量的服务,这不那么显眼,但同样重要。2016年,滴滴车主加油服务全面推开,滴滴车主凭借身份可在滴滴合作加油站享受9折优惠;2017年9月,滴滴上接入二手车买卖入口。同样,滴滴车主APP上还集成了维修保养入口、汽车金融入口。滴滴围绕车主和汽车的一站式服务平台慢慢建成。

  对于以C2C模式为主的滴滴来说,某种意义上,车主同样是其用户。到2017年末,滴滴平台上聚集了2100万注册车主,一方面,他们是滴滴的运力保证;另一方面,他们在滴滴服务平台上的消费,也将创造数额庞大的营收。

  根据滴滴官方的消息,在水下潜行的车主及汽车一站式服务平台,在2017年创造了370亿的GMV,成为滴滴营收版图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而到2018年,这一数据的预期是900亿。

  

  洪流联盟是什么?

  洪流联盟究竟该如何理解?套用一个流行的词语,这是出行产业链条中各个玩家的命运共同体。

  支撑滴滴洪流联盟的核心,是下属的三大开放平台:网约车租赁与开放平台;分时租赁开放平台以及汽车后市场开放平台。其中,有几个关键的新玩法值得关注。

  

  首先,通过网约车开放平台,滴滴希望引入车厂的车源建立车队。在共享汽车兴起时,用户正逐渐接受以共享的方式来使用汽车,满足出行需求,因此整车厂也在转型称要成为出行服务商,但共享汽车往往需要足够大的规模才能提供良好的使用体验。

  滴滴提供的解法是,未来合作方都可以通过和滴滴的开放合作,优势互补,成为面向未来的汽车运营商,实现大规模运营车队,同时负责整合车辆租售、金融、加油、充电、维保等环节,通过移动出行平台的数据技术,实时调度车辆供社会来共享使用,用户将得以享受更低的用车成本,更灵活的用车方式。

  同时,在汽车电动化和共享化同时兴起的背景下,滴滴也看到了一个关键点:现有的车辆并非是为了共享而生,其单位里程成本高居不下。此前,滴滴在这个问题上找到了一半解答——在平台中大力接入新能源车。如今,滴滴平台上注册的新能源车达到26万辆,占国内新能源乘用车保有量30%还强。而滴滴的数据显示,平台上的新能源车有更好的盈利状况。

  不过仅仅是电动化还不够,滴滴的进阶解法是,将每公里运营成本作为核心指标,在车辆设计阶段就与车厂合作,重新定义、打造专属于共享的汽车产品D1。在D1的支持下,滴滴关注的每公里运营成本有望直降50%。

  

  其次,在分时租赁领域,滴滴的开放平台也将接入第三方的车辆——这意味着后者的分时租赁服务能够获得超高频的流量入口。同时滴滴也将提供分时租赁的技术与运营支持,对于有意愿接入滴滴这一平台的玩家来说,这将大量节省重复研发技术以及探索运营模式的成本。程维也透露,滴滴的分时租赁业务目前已经可以做到收入与支出打平,更高效的、单位里程成本更低的D1以及更多车辆也会接入到滴滴的分时租赁平台中,届时滴滴分时租赁平台将有更好的盈利预期。

  

  最后,在汽车后市场开放平台,滴滴则将其汽车交易、汽车金融、维修保养、加油以及充电服务整合打包。在此之前,滴滴在后市场的合作伙伴已经达到了5000余家。通过一个开放平台将其整合起来,加以滴滴的流量与大数据支持,平台内的各方可以更好地连接、降低交易成本,而用户则可以通过滴滴一个APP入口更便捷地获得关于车辆的整套服务。

  

  回过头来看滴滴在洪流联盟中的定位,可以发现滴滴一直是将自己作为平台和入口,扮演一个运营支持者和技术提供者的角色。对于用户来说,他们可以通过滴滴一个APP获得与出行、与汽车相关的全套服务。而对于加入了洪流联盟中的企业来说,滴滴提供的流量支持、技术支持、运营支持将更好地促进他们做大做强。

  当然,滴滴也会因为洪流联盟的建立而受益。

  首先,滴滴此前虽然在各个领域都有合作的动作,但是各自分布,并未统一整合。洪流联盟建立过后,滴滴拥有了31家合作伙伴。随着集群效应的发挥,这个联盟将会吸引更多的玩家加入。

  而从洪流联盟建立的过程来看,滴滴也能够通过这一联盟将其所涉的业务拓展到更多场景——比如“小桔充电”上线、滴滴与特来电达成合作后,滴滴涉足的场景又下探到充电服务中。

  

  拥有更多合作伙伴、涉足更多生意场景的自然结果是,将会获得更多的用户。而用户除了其本身的消费行为产生的价值,海量的用户在各个环节产生的数据,将成为滴滴正在着力推动的自动驾驶与智慧城市最好的养分,用户数据本身,也可以反哺滴滴的各条业务线,形成一个相互促进的闭环。

  

  

  四、滴滴牵头的出行版图

  从产值规模、牵动的产业链条长度、在未来的想象力来看,洪流联盟会成为一个“出行王国”般的存在。

  在国内,蔚来汽车董事长李斌与神州优车董事长陆正耀也正在建立出行版图。比较来看,李斌的出行版图更多地带上其个人色彩,同时是一个以投资方式连接起来的松散结合,目前还缺乏一个统一的入口将所有服务整合起来;而陆正耀主导的出行版图规模还较小,甚至不如李斌的布局。

  而滴滴正在建立的洪流联盟,是一个战略核心更加集中的“出行王国”,它有“滴滴出行”这个统一的APP入口,有着目前最强大的流量支持。同时滴滴又在极力保持这个王国的开放性——车东西关注到,滴滴在极力弱化“某一方说了算”的色彩,特别提到合作模式是“重弹性、轻边界”。在洪流联盟的合作伙伴图中,滴滴也将自己的姿态摆得很低,LOGO放在了最不起眼的右下角。

  2017年,滴滴的年度五大关键词之一是洪流落地。到2018年,三大开放平台放出后,我们清晰地看见,滴滴像一条大河,将众多支流汇入其中,形成了一股滚滚向前的力量推动着出行产业的变革。

  2018年,程维在滴滴年会上表示,洪流浮出水面。

  随着移动互联网的发展,各种手机App层出不穷,这些App大都是注册容易注销难,在网络上获得“永生”。App账号注销为什么这么难?不注销又有什么风险?中新网记者对此进行了调查。

  

  用户主动注销账号困难重重

  最近,在北京上班的秘强(化名)很是苦恼,因工作原因,他想注销微博账号,可试了几次都不能成功。其实,想注销微博账号的人并不少,在微博上,很多人无奈“留言注销”,在微博上发表最后一篇微博,内容就是“此账号注销”。

  记者发现,目前,很多App都不提供账号注销的功能。3月份,QQ团队曾对QQ账号注销功能进行了灰度测试,但3月21日就下线了该功能,截至发稿时间,未再上线。

  还有一种情况,App说是提供账号注销功能,但用户操作起来总是困难重重。如上述微博注销案例,“不让我注销的原因包括未在常用手机操作,可是我这个手机已经用了两年了呀。”秘强说。

  此外,在今日头条,虽然其隐私协议显示用户可注销账号,但是无论在其PC端还是移动端,均没有发现账号注销的入口;百度App,显示提供注销功能,但记者试验后提示“抱歉,账号无法注销”,即便这个账号是一个刚注册不久全新的账号。

  值得注意的是,在1月11日,工信部就当时媒体报道“部分App涉嫌侵犯用户隐私”一事,约谈过多家互联网公司,当时指出,将加强对互联网服务信息收集使用规则告知、账号注销等环节的监督检查。

  

  “被动”注销都是企业说了算

  当然,这并不代表用户账号不可能注销掉。记者发现,除了一些违规账号可能被平台注销外,用户还可以选择“被动”注销。

  例如,QQ规定,一般的QQ账号,注册后3天未登录,号码可能被回收;注册后24小时内登录,45天未登录,号码可能被回收。

  但这仅是有可能,并不能保证一定注销。记者还注意到,用户账户“被动”注销,哪些信息被注销也是企业说了算。如QQ显示,帐号一经回收,帐号里面所有的资料都会进行清空;但也有App显示,可能会对用户信息做匿名化处理,比如百度App。

  为啥App账户注销难?

  实际上,对于App账号可注销一事,2013年9月1日起施行的《电信和互联网用户个人信息保护规定》提出,电信业务经营者、互联网信息服务提供者在用户终止使用电信服务或者互联网信息服务后,应当停止对用户个人信息的收集和使用,并为用户提供注销号码或者账号的服务。

  1月5日,工信部在中国政府网回答了网民关于“网络平台及手机App个人账户注销难”的问题,称电信业务经营者、互联网信息服务提供者应当严格遵守国家法律法规要求,在用户终止使用服务后,为用户提供注销账号的服务。

  可目前来看,App账号注销为啥依然难呢?中国政法大学传播法研究中心副主任朱巍此前接受中新网记者采访时称,“用户数减少会影响其商业价值,互联网企业未必愿意实施,短期内难成趋势。”

  这就出现了一种“怪现象”,App用户数基本上只增不减,实际上很多都是“僵尸用户”,月活数和用户总数相差甚大。

  

  App账户不注销有什么风险?

  有网友称:“我App账户不用了,也不管了,对我没什么影响。”但不容忽视的是,由于账户数据依然在App平台上,弃之不用也存在一些风险。

  “想注销账号的原因主要怕账户里面一些个人资料遭泄露;也怕账号被盗后,盗号者乱发一些不当言论,引起误会和尴尬。另外,账号无法注销感觉有被平台‘绑架’的感觉,还老惦记着。”秘强说。

  据了解,目前很多App都绑定了用户的手机号和身份证号等个人敏感信息,有些带有支付服务的App还绑定了银行卡,这些信息一旦遭泄露后,后果不堪想象,也经常有因信息泄露引发的诈骗案件见诸报端。

  中国消费者协会专家委员会成员邱宝昌指出,账号不能注销等同于用户在互联网上的“痕迹”无法被消除,由此也就增加了用户隐私和个人信息被泄露的风险,侵害了消费者的个人信息权和隐私权;账号注册容易注销难还侵害了消费者的知情权和自主选择权。

  

  近日,百亿级平台立马理财在官网发布公告称,为了响应国家号召,根据《关于加大通过互联网开展资产管理业务整治力度及开展验收工作的通知(整治办函[2018]29号)》(以下简称29号文)的指示,平台自4月23日起暂停新增理财业务。《每日经济新闻》记者注意到,除了立马理财等部分平台停止相关业务外,还有平台试图通过与金交所合并等方式寻求转型。但也有部分平台,仍然在代销或发售不符合29号文要求的资管产品。

  29号文明确指出,未经许可依托互联网以发行销售各类资产管理产品等方式公开募集资金的行为,应当明确为非法金融活动;互联网平台不得为各类交易场所代销涉嫌突破监管要求的资产管理产品。对此,中国社会科学院金融研究所法与金融研究室副主任尹振涛表示,互金平台就是需要牌照,不然没法做。在29号文的监管口径下,平台除了通过申请、购买、合并的方式获得牌照以外,也没有别的办法。不过,从目前来看,平台拿到牌照的可能性基本没有。

  现状:多家平台停售资管产品

  4月3日,互联网金融风险专项整治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下发的29号文明确指出,未经许可,依托互联网以发行销售各类资产管理产品(包括但不限于“定向委托计划”“定向融资计划”“理财计划”“资产管理计划”“收益权转让”)等方式公开募集资金的行为,应当明确为非法金融活动,具体可能构成非法集资、非法吸收公众存款、非法发行证券等。

  苏宁金融研究院互联网金融中心主任薛洪言曾向《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表示,这些业务本质上都是大额标的变种。此前,互联网资产管理业务缺乏相对明确的监管定位,成为不少平台变相从事大额标理财业务的“避风港”。

  29号文不仅堵上了变种大额标的口子,同时还规定互联网平台不得为各类交易场所代销(包括“引流”等方式变相提供代销服务)涉嫌突破国发[2011]38号文、国办发[2012]37号文以及清理整顿各类交易场所“回头看”政策要求的资产管理产品。

  目前,立马理财、暴风金融等平台已经发布公告称停售资管产品。立马理财表示,平台自4月23日起暂停新增理财业务,具体主要是充值、立马金库转入、银行理财购买(续存)、工资理财等资金转入业务暂停;第三方服务拉卡拉贷款申请暂停;定期理财转让申请、购买服务将于4月25日22点后暂停。另外,暴风金融将于2018年4月15日15:00时起停售活期产品(快活宝产品、天天向上产品),届时活期产品可赎回但不可以申购。停售后不会影响已持有用户的产品收益及资金安全。

  4月27日,东银金服发公告称,根据东方银座集团产业布局、供应链业务的调整,东银金融部分业务已于2018年4月26日起进行调整。《每日经济新闻》记者注意到,东银金服此前的“东方盈”系列产品属于定向委托产品。据其官网介绍,委托人基于对受托人的信任,自愿将合法所有的资金委托给受托人进行管理,投资于指定投资标的,受托人以委托人利益最大化为原则对委托资金按约定进行定向投资管理。不过,截至4月26日,这款产品已处于满标状态。东银金服表示,受29号文影响,部分产品需要进行调整,目前平台已无任何新发项目,但回款、提现都正常。

  调查:有平台近期仍然在发售

  29号文出台后产生了不小威慑力。不过,《每日经济新闻》记者经过对多家平台项目的研究发现,仍然有平台在强监管之下代销交易所资管产品,或是发售资管产品。

  5月2日17时许,记者打开投资派官网注意到,全部投资产品仅有名为“派派福1804170009”的产品还可以认购。这款产品的历史年化收益率是6%+0.3%,产品期限为30天,最低认购金额323元,认购截止时间是2018年5月3日21时11分。记者查阅时,该款产品已经发售进度为89%。不过,截至发稿时,该产品已经发售完毕,尚未发布新标。

  该产品下方的业务模式显示,资产方以其持有的资产收益权为基础,在交易所申请发行收益权转让项目,交易所对资产审核通过后,对收益权转让项目进行备案和挂牌,并委托投资派平台提供持续性风险揭示、项目展示、预约认购、信息反馈等一系列服务,投资人则通过投资派平台了解项目信息,注册成为交易所会员后可认购项目,与发行人签订《认购协议》,在交易所确权登记后,认购完成。

  多名业内人士向记者表示,这种情形属于为金交所代销收益权转让类产品,互联网平台代销金交所产品是被明确禁止的。

  除29号文外,2017年互联网金融风险专项整治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下发的《关于对互联网平台与各类交易场所合作从事违法违规业务开展清理整顿的通知》(整治办函[2017]64号)(以下简称64号文)要求,互联网平台于2017年7月15日前,“停止与各类交易场所合作开展涉嫌突破政策红线的违法违规业务的增量。同时,互联网平台须积极配合各类交易场所,妥善化解存量违法违规业务。”

  对此,投资派向《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表示,“针对29号文,我司正在积极调整沟通,现正积极筹备备案前期的相关工作,具体内容待备案结束后,将一一回应”。

  值得一提的是,另一家名为有盈理财的平台,在其APP发售“盈钱宝”产品。该产品说明书显示,受托方及信息发布机构为融贝财富(北京)网络科技有限公司,并在括号中注明有盈理财为其运营平台,适合客户为合格投资者。该产品主要投资于经金融资产交易所挂牌的房贷、车贷等资产,买入金额起点为人民币100元。而根据《关于规范金融机构资产管理业务的指导意见》中的定义,资产管理业务是指银行、信托、证券、基金、期货、保险资产管理机构、金融资产投资公司等金融机构接受投资者委托,对受托的投资者财产进行投资和管理的金融服务。

  对此,有盈理财客服告诉记者,平台不接触资金,是直接对接到交易所,代售金交所的产品。

  不过有业内人士分析,有盈理财不属于发行资管业务的主体,却通过“盈钱宝”产品对受托的投资者财产进行投资,并将自身定位成受托方,此举与29号文中禁止发售资管产品的规定有所出入。

  说法:平台获牌照可能性不大

  29号文给予了平台两个月的时间化解互联网资管产品存量业务,即最迟在2018年6月底前压缩至零。值得一提的是,29号文还明确指出,承接互联网资产管理业务的实体未将存量业务压缩至零前,不得对相关网贷机构予以备案登记。

  银湖网CEO郭辉认为,29号文明确了“一切金融业务纳入监管、一切金融业务都要持牌经营”的监管态度,换言之,互联网将不再是容忍度较高的灰色空间,在此开展任何相关金融业务,都必须持有相关资质,否则便是“非法金融活动”。对于要整改的平台来说,他表示平台将会面临不小的压力。一方面,短期内化解存量有一定难度;另一方面,砍掉资管类业务后,对于资金端的需求,平台将面临替代和补充资产类产品的优质资产挖掘的压力。

  从2016年开始,互金行业就在监管的指引下向着合规之路发展。此次下发的29号文,明确了开展互联网资管业务需取得相应牌照,把“引流”方式划入到“变相提供代销服务”的范围内,严格划定了互联网平台的业务范围,防止平台变相开展违规业务及“带病”备案,同时也为日常监管提供了依据。

  尹振涛表示,互金平台就是需要牌照,不然没法做。在29号文的监管口径下,平台除了通过申请、购买、合并的方式获得牌照以外,也没有别的办法。不过,从目前来看,平台拿到牌照的可能性基本没有。

  网贷天眼CEO田维赢认为,对于大部分平台而言,获取金融牌照以及资管产品的代销牌照难度大,且时间久,以基金代销牌照为例,目前仅不足120家第三方理财机构获得了这类牌照。2017年只有两家公司拿到代销牌照。因此,消化存量或下架资管产品是唯一出路。

  郭辉表示,断了“资管业务”的通道,意味着P2P合规后将面临更加严峻的资产端的竞争,需要平台在资产端深耕垂直领域,进行精细化运营,加强风险定价的能力,提升大数据分析的能力,来应对资金端在获客渠道、运营模式、运营资质等方面同质化严重的困局。

  

  猫眼微影合并之后,去年11月腾讯以10亿元增资猫眼微影,合计持股比例约为11.55%,为新公司第三大股东,前两大股东分别为光线传媒和微影时代,新公司整体估值超过200亿元。

  国内在线票务平台正在向影视宣发业务延伸,而腾讯参股的猫眼与阿里投资的淘票票两大平台厮杀正酣之际,腾讯直接切入了电影发行业务,加入战局。

  在4月23日的腾讯新文创生态大会上,腾讯集团副总裁、腾讯影业首席执行官程武宣布,腾讯影业成立了全资子公司腾影发行。新公司的核心高管分别有总经理高莉,副总经理马捷,两者的另一重身份为腾讯影业宣发部高层。

  腾讯此番举动不得不让人引发联想。尽管猫眼作为票务平台出身,但近两年来可以看到,其以出品方和发行方的身份频频出现在电影名单上,进军宣发端的决心显而易见。作为猫眼第三大股东的腾讯,成立自己的发行公司,是否意味着与猫眼从合作伙伴变为对手?而作为腾讯娱乐生态最直接的竞争对手,阿里大文娱又会如何应对?

  “我反而不认为腾影发行和猫眼在发行上是竞争对手。”程武接受包括时代周报在内的媒体采访时表示,“很多业务大家可以一起联手发行,内容行业一定是开放而非垄断的平台,我们也希望跟猫眼和淘票票能有更深入的合作。”

  入局电影发行

  腾讯公布成立子公司以切入发行业务的大基调是,腾讯集团从“泛娱乐”向“新文创”的战略转变。

  “(新文创之下)我们会更系统地关注IP文化价值构建,同时考虑IP的产业价值和文化价值;其次,塑造IP的方式升级。”程武在腾讯新文创生态大会上说道,做文化不是孤立和封闭的事业,只有把各种协作主体文化资源以及创意方式最为广泛地连接在一起,才能实现更为高效的数字文化生产。

  在程武看来,围绕着IP的塑造,行业的协作、产业的逻辑和整个商业生态都有了非常大的改变。这也意味着,腾讯将会进一步完善它的娱乐生态,补足互动娱乐事业群的短板。

  工信部最新泛娱乐的白皮书显示,以IP为核心,游戏、动漫、影视、文学、电竞和视频等多元数字内容共融共生快速发展。在上述几大领域上,腾讯集团均有布局,而目前影视发行这一环还处于薄弱的状态。

  在此次UP2018腾讯新文创生态大会上,成立仅两年多的腾讯影业一口气公布了诸多战略:成立合资子公司腾影发行;与柴智屏的萌样影视、TMP、Skydance Media分别达成战略合作;联手古龙长子郑小龙共同启动古龙作品十年全系列、全版权战略合作;宣布打造“签约编剧计划”。

  腾讯影业的内部架构也被曝光:创新业务、宣发业务、IP授权打造业务、IP授权衍生业务组成四大板块,其中腾影发行归属于腾讯影业宣发部之下。

  工商资料显示,腾影发行全名为霍尔果斯腾影影视发行有限公司,成立于2017年12月,注册资本为5000万元人民币,经营范围涵盖电影发行、设计、制作和发行广告;经营演出及经纪业务,唯一股东为上海腾讯影业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腾影发行的成立正值2018年贺岁档如火如荼上映之时,从电影出品发行方看来,除了传统的影视发行公司,票务平台猫眼和淘票票也分得一杯羹。热闹的电影投资发行,是否刺激到腾讯插足发行业务不得而知,不过腾讯影业迫不及待快速成长的决心显而易见。

  今年3月份,腾讯以33.17亿元的总价接盘新丽传媒27%股权,此番交易腾讯几乎是以二级市场的价格,买下了光线手中所有的股权。业内猜测,腾讯将会利用新丽传媒的影视内容制作能力补足自身的短板,强化影业和视频板块的实力。

  在此次新文创生态大会上,腾讯影业公布的电影剧集片单中,《庆余年》则是新丽传媒着力打造的头部内容,可见双方在内容制作上实现了一定的资源互换。腾讯文娱板块囊括腾讯影业、企鹅影视等影视制作公司,还有处于第一梯队的腾讯视频,而近来也频频投资耀客、柠萌影视等新兴的头部影视公司。

  不过,相比于其他影视巨头通过对赌协议、战略入股等深度绑定知名导演的方式不同的是,腾讯影业采取的是开放式的“签约编剧计划”,从名单上看来编剧团队主要为年轻导演,资源上稍显薄弱。

  猫眼变对手?

  据腾讯方面透露,《头号玩家》是腾影发行公司尝试的第一个项目,目前这部影片在中国区突破了13亿元的票房,接下来将会面向行业连接制片端和放映端。

  “腾影发行公司已搭建全国性发行地面网络矩阵,截至目前可以覆盖中国85%的票房份额的地区,既可以服务于腾讯影业自身影片,也可以为其他行业合作伙伴优秀影片提供发行服务。”程武在发布会上说道。

  这无疑等同于向猫眼、淘票票的发行业务宣战。在目前国内的影视圈里,参与发行的大多数为传统的影视企业,而随着票务平台凝聚线上用户的能力增强,改变用户消费习惯的同时,自身也从纯票务平台向宣发端上下游渗透,猫眼和淘票票的对外口径也变为了“国内重要的电影宣发公司”。

  曾经猫眼、微影和淘票票一度在票务领域三分天下,随着去年微影将电影票务、演出业务及相关资产注入猫眼,组建新公司“猫眼微影”,三足鼎立的态势变为两强争霸。

  猫眼微影合并之后,去年11月腾讯以10 亿元增资猫眼微影,合计持股比例约为11.55%,为新公司第三大股东,前两大股东分别为光线传媒和微影时代,新公司整体估值超过200亿元。腾讯和美团则为猫眼微影提供包括微信、QQ、美团、大众点评和格瓦拉等流量入口。

  联讯证券研究报告对此指出,腾讯虽贵为中国互联网娱乐的重要内容提供方,然而影视内容部分布局仍有待深入。从猫眼微影合并后的股权结构来看,光线的内容制作发行+猫眼微影互联网票务渠道+腾讯移动互联网流量入口可以产生良好的协同效应。

  如今,猫眼微影将触角伸向宣发端,腾讯另起炉灶布局内容和发行,光线传媒也在公司二股东阿里和合作伙伴腾讯之间摇摆不定,三方各有打算。新成立的腾影发行是否会与猫眼抢食发行业务?

  “和猫眼,我们觉得更多的是合作,因为猫眼的缘起是互联网票务平台,我们不会再去做票务,我们希望能跟猫眼和淘票票展开充分的合作。而且猫眼是依托于票务平台进入上下游,它也会有自己的系统性布局。而腾影发行更多的是专注于依托腾讯影业和腾讯整个内容生态,包括与动漫、文学、游戏结合起来,把影视作品的发行和宣传做得更好,而且在线下我们有更多的布局。”程武接受包括时代周报在内的媒体采访时说道。

  一位光线传媒独立董事则告诉时代周报记者:“如今宣发业务成为了票务平台的核心竞争力。腾讯和猫眼可以合作,猫眼是综合平台,对电影宣发的作用大,腾讯也是猫眼的股东。猫眼可以补充腾讯,腾讯不一定补充猫眼。腾讯的目标主要是自己系统服务,对外估计就自己做了。”

  “腾讯成立发行公司,主要还是补全产业链条的考量。”信达证券文化传媒行业首席研究员温世君向时代周报记者分析,对于电影板块而言,腾讯必须有自己主控的发行团队才能真正打通内容和市场,这是任何一家有企图心的电影企业的必然选择。电影发行工作一方面琐碎复杂;另一方需要协调对接大量资源,腾讯如果没有自己的主控发行团队,不可避免会不能完全施展开拳脚。

  阻击淘票票

  泛娱乐内部各业态之间深度融通、泛娱乐产业与实体经济加速融合成为了行业发展趋势。工信部最新泛娱乐的白皮书显示,2017年中国泛娱乐核心产业产值约为5484亿元,同比增长32%,预计占数字经济的比重将会超过1/5,成为数字经济的重要支柱和新经济发展的重要引擎。

  泛娱乐产业潜在的增长空间,也引得无数娱乐巨头竞折腰。日前,阿里影业发布了盈利警告,预期集团截至2018年3月31日的15个月期间,将录得净亏损介乎人民币16亿-17亿元,截至2017年12月31日止十二个月年度亏损为人民币9.5亿元。这意味着在今年以来短短3个月的贺岁档和春节档期间,淘票票的市场推广费用高达6亿多元。

  阿里影业解释,这主要源于加大推广力度增加淘票票的市场份额,以强化其市场领先地位,鉴于目前的竞争格局,此类票务推广会随着行业动态而不时进行调整。可见,阿里影业对于淘票票的投入决心不减。

  在业务布局上,阿里影业与腾讯影业的正面竞争升级。4月19日,淘票票宣布启动灯塔计划,战略布局阿里影业未来三年发展,完成行业宣发智能化的进化之路,以用户为中心实现全流程触达。紧接着,4月20日优酷春集对外发布了即将在今年上档的百部剧综新品。

  而腾讯集团副总裁、腾讯影业首席执行官程武表示,腾影发行也将在腾讯影业的范围下,依托于腾讯的互联网科技和内容平台,借助互联网的宣发平台和移动互联网工具,探索新的创意模式和发行模式,包括互联网H5宣发、互联网预购等等。

  同样具备互联网基因的腾讯和阿里,双方不可避免地将在影视发行上正面交火。而另一边,今年以来传出了猫眼正计划IPO的消息。光线传媒董事长王长田在去年6月曾公开表示,目前猫眼电影也有独立上市的计划。2018 年1 月,彭博援引知情人士透露,猫眼微影正计划在香港进行IPO。不过,盈利问题一直困扰着猫眼微影,此前光线传媒和猫眼微影公布的财务数据打架也曾引起媒体关注。

  谋求上市的猫眼是否会因为业绩原因控制投入,腾讯成立腾影发行阻击势头正猛、市场独大的淘票票?

  “淘票票和猫眼的价格战应该打不了多久了。”阿里影业内部人士告诉时代周报记者,阿里影业今年参与投资的项目多达30部,跟投和主发行比较多,淘票票负责主发行的业务。此外,阿里累计投资入股了万达、华谊、光线传媒和博纳等传统影视企业,也将利用这些资源加深合作。除了发行,阿里影业还在筹关于名人故事:艾瑞网划开设线下新零售院线。

  不过,信达证券文化传媒行业首席研究员温世君认为,腾讯发行的首要考量是内部优化,而不是对外竞争。“现在发行市场也处在游戏规则的调整期,除了下游的渠道资源整合能力之外,对上游好内容的获取能力也越发重要。腾影发行选择此时进入市场,在战略时机的选择上也是合理的。”

  北京时间3日晚,特斯拉公司CEO埃隆-马斯克(Elon Musk)在发布财报后的会议上的怪异表现,已成为周四美股市场的谈资之一。摩根士丹利的一名分析师认为这是其20职业生涯中见过的最古怪时刻之一。

  

  马斯克在会议上斥责许多有关特斯拉公司的问题“愚蠢”、“无聊”,令分析师感到震惊。

  

  摩根士丹利股市分析师亚当-乔纳斯(Adam Jonas)表示:“可以说,特斯拉公司2018年第一季度的分析师会议,是我20年职业生涯中参加过的最奇怪的一次会议。许多与我讨论过这次会议的投资者都深表赞同。”

  在这次会议上,作为CEO的马斯克与密切关注该公司分析师之间的气氛绝不是亲切友好的。

  马斯克回避了有关这家电动汽车生产商的烧钱率、其与SpaceX的关系以及Model 3的生产等问题,并且谴责那些问了他不喜欢的问题的提问者。

  

  他以“无聊”为由驳斥了一位重要分析师的提问,接着花了20多分钟时间回答了一名25岁的YouTube用户的问题。

  马斯克表示:“我们即将回答YouTube(用户提出的问题)。对不起。这些问题太干巴无趣了,简直要了我的命。”

  这还没完。

  乔纳斯表示:“我们问了有关特斯拉与SpaceX合作范围的具体数据问题,马斯克先生是这样回答的:‘我们在很多领域可以合作……但还没有真正考虑过这个问题’。这对通过SpaceX火箭将一辆特斯拉跑车送上太空的人来说,这个答案真是出人意料之外。”

  这次投资者会议的效果并不好。

  受到马斯克推诿敷衍行为影响,周四早间特斯拉股价一度下跌超过7%。整个科技行业也都受到了负面影响。

  这并不完全只是因为企业高管与分析师之间的相互尊重问题。

  乔纳斯表示,考虑到特斯拉公司的债务水平很高、以及市场对于该公司有无能力实现生产目标的怀疑,关于特斯拉公司将向何处去关于名人故事:艾瑞网的问题就很重要。

  他表示:“尽管其后果不可量化,但我们相信特斯拉公司的CEO拒绝回答一些分析师有关提高Model 3产能的问题,是错误的作法。尽管他们的提问在本质上可能是‘干巴巴的’,但对于这家2025年到期的公司债券价格为89美元、高度负债、急需现金的公司而言,这类问题是极为重要的。

  他表示,特斯拉的“Model 3之路”表现,是其预计该股看涨至561美元或者看跌至175美元分野的重要依据。依目前股价计算,他对特斯拉的看涨空间为86%,看跌空间为41%。

  尽管如此,摩根士丹利公司对特斯拉的股价目标为376美元,较其周三收盘价高出25%。

  近日,市场研究顾问公司Compass Intelligence发布的最新研究结果显示,在全球前15大人工智能(AI)芯片企业排名表“A_List”中,前三名依序为英伟达(Nvidia)、英特尔(Intel)以及恩智浦(NXP),苹果排名第8名、三星第11名;华为第12名,成中国大陆地区最强芯片厂商。

  

  研究结果显示,过去三年,各大公司藉由收购AI及AI新创企业,已经总共在研发、投资AI领域超过600亿美元。目前,AI新创公司就有约1700家,业界对于AI芯片组需求正逐渐扩大。

  据了解,AI芯片组(chipsets)包括提供AI芯片组的软、硬件的公司,AI芯片组产品包括:中央处理器(CPU),图像处理器(GPU),神经网络处理器(NNP),专用集成电路(ASIC),现场可编程门数组(FPGA),精简指令集计算器(RISC)处理器,加速器;还有一些芯片组针对边缘处理或设备、一些针对云计算中使用的服务器、以及一些针对机器视觉和自动车辆平台。

  Compass Intelligence资深顾问Nadine Manjaro表示:“每年我们都会根据全面性的Compass Intelligence架构、建模过程和指针驱动(metrics-driven)市场情报来严格评估IoT和AI领域的企业,选出产业中的领导者。”

  据中国半导体行业协会统计,2017年中国集成电路产业销售额达到5411.3亿元,同比增长24.8%。自2013年以来,中国每年需要进口超过2000亿美元的芯片,而且连续多年超越石油位居单品进口第一位,2017年更达到历史新高——2601亿美元。

  中国作为全球最大的集成电路市场,芯片仍然严重依赖进口,尤其是高端芯片。

关于名人故事:艾瑞网  实际上,国家一直非常重视集成电路产业的发展,明确提出,到2020年,集成电路产业与国际先进水平的差距逐步缩小,全行业销售收入年均超过20%。

  今年,财政部等三部门发布《关于集成电路生产企业有关企业所得税政策》,满足条件的集成电路企业免5年企业所得税。


当年探花 深圳东部华侨城图片 传统节日的作文

Copyright © 2002-2030 西安国际助孕中心 西安国际助孕中心网站地图sitemap.xml tag列表